(爆報)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於今(23)日擇澎湖周邊適當海域放流殼長2公分以上之白棘三列海膽、也就是俗稱的馬糞海膽共計約2萬顆,水試所表示,樂觀期待資源有所增裕。
水試所說明,馬糞海膽正式稱為白棘三列海膽(Tripneustes gratilla)又稱花膽,常棲息於水深10公尺以內的淺水域,在自然環境中主要以海草、大型藻類為食,在一些生態系統中,是維持珊瑚和藻類之間平衡的關鍵,更是海洋生物鏈重要一環。
然而馬糞海膽也是人類的珍饈,藏在尖棘硬殼內,一瓣瓣飽滿呈現金黃色澤、散發甘甜濃郁藻香的生殖腺,廣受饕客的喜愛,是許多夏季澎湖遊客的必吃美食。隨著澎湖觀光產業的發展,使市場對於馬糞海膽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過度採捕下,海膽也難再扮演著維持珊瑚和藻類間平衡的關鍵角色。
水試所指澎湖自2007年開始管制白棘三列海膽的採捕,可採捕期也從原定每年5/16-8/31,縮減至每年的7/1-8/31,最小體長限制為8公分以上,但管制措施只制定禁捕期及採捕大小,卻未進行總量管制和確實嚴格執法,長久下來,野外海膽的數量銳減,現存數量已不足以支撐族群的繁衍成長。澎湖中心長期以來積極透過人工繁殖與培育馬糞海膽,並選擇適合的海域棲地放流,期望資源回歸海域後能充實族群數量,並透過適度的保育措施使漁業資源生生不息。同時也考量產業利用需求,輔導業者生產種苗、育成、肥育飼料開發及投餵策略研析,期待能以人工養殖個體提供市場需求,減少人為採捕。
為了能有效評估種苗放流對於資源量挹注的效益,水試所突破傳統標識放流評估方式,發展以DNA分子標記科學技術,鑑別野外族群個體基因與人工繁殖放流個體之親屬關係,來瞭解現生族群中有多少比例來自於人為放流。
根據水試所近兩年對銀塔鐘螺及水晶鳳凰螺的調查研究,顯現出於野外捕撈個體至少有30%來自於放流種苗,顯示海域放流對增裕漁業資源具有正面助益。而本次馬糞海膽放流,澎湖中心掌握了放流個體大小(大於2公分)、合適的放流棲地與正確的放流時間等有利因素,資源增長效果將可樂觀期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