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報)由文化部補助「澎湖白沙赤崁-美感循環創域計畫」類水泥 3D 列印工作坊與計畫成果展,26至27日在赤崁社區活動中心舉辦。該項技術,讓蚵殼、砂砱有了再利用契機。
據了解,由成大建築劉舜仁教授團隊與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攜手連結赤崁社區發展協會、村辦公室、在地產業博藤海洋生技公司。針對白沙鄉重視的牡蠣殼、砂砱等在地材料議題,用綠色科技轉換為建築材料,可創造在地新 型態就業機會吸引青年回鄉,也將赤崁村落的豐富歷史人文,導覽潛力路線匯集成冊,製作赤崁村指南手冊,打造赤崁永續循環發展新願景。
成大團隊受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邀請,從赤崁社區為起始,為澎湖導入循環 材料與 3D 列印應用技術,解決牡蠣殼、砂砱等在地材料議題,文化部計畫則能夠從文化深耕、回到生活的角度,將綠色技術與社區發展緊密相連。
成大劉舜仁教授強調,現在是循環經濟時代,運用在地材料、在地設計,再加上在地的建 造,就是建立循環經濟產業鏈的重要三元素。
本次成果展現過去近一年跨領域團隊與赤崁社區共創的成果,包含彙整出赤崁 社區的導覽指南手冊,以及設計師使用在地材料的各種應用示範,而這也是台 灣自身研發的第一台 3D 列印類水泥機器,第一次正式對外發佈,呈現出公 園、街道傢俱的各種應用,希望未來能夠協助澎湖用綠色科技帶動新的產業發展與青年回鄉契機。
縣議員宋昀芝於開展當天也前往觀展並表示,成果展中有六位設計師介紹著社區意象,每位設計師都深入研究、調查赤崁社區,展現出循環再利用結合美感的作品,讓從小在赤崁長大的她驚嘆不已,盛讚周邊所有展覽品每樣都想要擁有帶回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